第十二章 中山传承-《仙路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举手一按,竟然丝毫不动;挠挠头,再次双手用力。这一次,果然有动静了,偌大的凸起轻轻的回缩,竟是一点声音也没有发出,好像是刀入豆腐一般悄然无声。很快的理字的凸慢慢的消失在洞壁里,持平的表面光滑如镜。

    等了一会,还是没有动静,忍不住用手抚摸消失了的凸起,这会动静来了。只看见石室zhōng yāng的壁画隐隐的褪去,一行行透射着金光的小字逐渐的显示出来。

    “夫天地者,万物中山起。光阴者,太玄太极终。道可道,非常道。名可名,非常名。无名天地之始;有名万物之母。故常无yù,以观其妙;常有yù,以观其徼。此两者,同出而异名,同谓之玄。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。…….是为中山道藏。”

    篇幅很长,一篇读完竟然花去了竟然两三个小时的时间,整篇文字都是一些小时候父亲教过的小篆体,那时候还奇怪老爸怎么教这种文字,想想估计也是为了现在而准备。内容很清楚,却是一篇中山道藏的序。分门别类列举了一千四百多种道书义理,其后还有解说,意思就是想读那本就点那本。心想,中山的老祖宗搞的也是高科技,这简直就是一台超级触摸屏电脑。要是李想的老祖宗知道他的想法,说不得就马上跳出来把李想锤成猪头。中山虚神幻境岂是一台超级电脑能相比的,太侮辱中山一脉了。

    当然,现在的李想不会清楚中山虚神幻境到底有什么玄妙,他只觉得头胀发昏。据中山道藏的解说,这一千四百多种的道书,每一本都有一百多万字,需要全部读完读通才能得到中山最后的传承。想想1400*1000000那后面10多个零的文字,李想脑筋猛跳,眼前一片发黑。再想想,后面那七个字的凸起,如果也是相同的东西,那非得一头撞死不可。把这些东西读通那得非多少时间呢,什么时候才能学成出去寻找父亲啊,李想就这么站着发呆。

    半响,叹了口气,垂头丧脑走到“所”字旁,重复了刚才开启理字的步骤。眼睛紧紧等着石室的zhōng yāng,看看这一次会有什么变化呢。

    李想看到,zhōng yāng的石壁此时正滴溜溜的悬浮着一座小山,不用猜测,这也是外面大山的缩小版。通体的翠绿,震颤着发出呼呼呼的旋转声,小山的山壁是一道道闪着金光的符纹,一个太极图案正好盘在中间,阴阳鱼的两个小眼分别是中山二字。每旋转一次,闪耀的光斑组成了李想非常熟悉的变异九宫格。

    迅速的推演出讯息,随着,李想竟然整个人就跳跃了起来,做出了庆祝的动作,口中大叫“yes、yes”。

    怪不了李想如此高兴,小山的九宫格清楚的告诉李想,进入中山本体后,元体之人只需要手握住现在的小山自然就能领悟到中山的传承,无需要读通前面理字的所有道书义理。当然,不是元体,就不要奢望能手握小山了。此山是中山的传承,乃第一代中山长辈取中山之精铸造,融合了自己的元体精血历时一个岁纪在中山山体熔炼而成。此山一成,顿时惊天动地,引来了一百零八道九宵灵雷,雷劫下的小山迎雷而上,不费吹灰之力抵挡住了这神器大成必定到来的劫难 。雷劫过后神器已成,消息传开使仙界各方大震,中山传承单单算防御已经是无可匹敌了,要知道普通的神器成器也不过降下一道普通的天雷而已。

    跳了一会,李想安静了下来。嘴里发出咧咧的笑声,元体啊元体,这才是元体的真正妙用。知道不用费尽脑筋去读那理字的万卷经书,李想却没有进一步去手握小山马上接受中山的传承。而是逐一按顺序按了一次剩下的几个凸起文字,当、然、无、奇、不、包。

    果其然,粗略的将每一个字按开后,首先是在zhōng yāng石壁显示变异九宫格透露的讯息。按图索骥,李想均通过提示弄明白了每个字的含义。

    “当”字开启后,九宫格提示这能让整个山洞幻化为一个吸收天地元气的法阵,既是聚灵又能疗伤。

    “然”字开启后,九宫格提示山洞将幻化为一个炼制丹药的丹房,内连中山地火,架一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