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果然一年之计在于春,看这一派农耕春景,真是让人忍不住驻足欣赏。” 周太师有些高兴地跃跃欲试:“老夫看了都想下地一试!” 沈枝意闻言有些无语,忍不住对周太师说道:“周太师,您可曾下地干活过?” 周太师一愣,摇了摇头:“不曾。” 之前沈枝意帮他治好伤口后他其实一直很感激,总想和沈枝意、楚北尧拉近些关系。 哪知道沈枝意给他治完伤后压根就拿他当不存在,一句话也没和他说过。 他一个六十岁的老头,自然也不好舔着脸去找两个人年轻人说话,就这么僵持住了。 此时听到沈枝意开口,周太师反而有些高兴。 沈枝意指了指下地干活的人们:“周太师,你可知道从春日播种到秋天收获需要付出多少劳动?” “种地都是靠天吃饭,你想过万一一年颗粒无收,百姓们要怎么过日子么?” “还有,”楚北尧走了过来,补充道:“周太师可知我朝赋税和劳役情况?” 周太师手一抖,额头上有些想冒汗。 “这,这……” 楚北尧看了一眼有些手足无措的周太师,心知肚明他应该是整日在党派内斗来斗去,早就不关心民生之事了。 “我朝规定农民交税两次。”楚北尧声音虽说淡淡的,但是引来了众人的侧耳倾听。 毕竟这伙久居高位的人都对民间事情一无所知。 “一次是夏税,时间在当年的八月份。” “一次是秋税,时间不超过第二年的二月,若是超了时间,就会受到官府惩罚。” 永平郡主好奇道:“那交税交什么?交银子么?要交多少?” 楚北尧心中叹息一声:“郡主,普通百姓家中有几人有银子的?” “多数用的都是铜钱罢了。” 虽说沈枝意不是这个时代的人,但是对于历史她还是很有研究的。 沈枝意插嘴道:“所交的赋税,应该就是收获的粮食吧。” “不错,”楚北尧点了点头:“百姓耕种的地,一年若是风调雨顺的话,可产粮十斗。” 说着说着,楚北尧的声音严肃起来:“而我朝规定,一亩地要向朝廷交粮三到四斗。” “根据田地种类不同,交粮也不同。” 林兆南和崇国公、周太师等人都惊讶极了:“三到四斗?这么多?” 陈敬是穷苦百姓出身,听到几人惊讶的声音忍不住嗤笑一声:“怎么,之前你们这些官老爷什么都不知道?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