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“工部工匠有好几样事情,确实没有足够的人手来铸币,但这不是尔等推辞的借口。 工部集大明手艺最好的工匠,但不可只抱着过去的手艺。 要摸索新的手艺,创造新的技术。 就比如朕要求的铸币,朕的雕像完全靠工匠雕刻当然非常慢。 但换一种铸造方法呢?” 朱祁钰早就想好了解决办法,只不过工部不能荒废,而且此事也需要工部的工匠来操作。 “臣等恭听圣训!” 于谦知道他该出来说话了,既不能反对皇上,又不能得罪大臣们,最好是作为中间桥梁,让双方都高兴。 当任,首先要让皇上开心,接下来才能大臣们开心。 而现在皇上说有更好的方法,大臣们都很好奇。 “臣等恭听圣训!” “臣等恭听圣训!” “臣等恭听圣训!” 陈循、胡濙、王直等大臣们纷纷表示聆听朱祁钰教训。 “诸位爱卿,铸币如果工匠们一个一个雕刻朕的画像确实非常缓慢。 但如果我们先制作好模具,然后将熔炼好的铜水、银水和金水倒入其中让它一次成型呢? 如此一来,只要模具数量多,就能一次浇筑很多新币,从而成倍成好几倍的提升铸币速度。 除此之外,还可以流水线制作。” 朱祁钰说到这里就停下了,光模具制造新币就是一件非常震惊的事情,得给大臣们一些时间消化并留下悬念。 大臣们听完朱祁钰的话目瞪口呆,特别是以石璞为首的工部的人。 要说制造,整个大明没有比他们更懂的。 虽然具体的操作他们不怎么会,但操作步骤和方法他们是大都懂的。 但朱祁钰的方法颠覆了他们认知,原来除了工匠的仔细雕刻,还有用模具一次浇筑成型的方法。 他们突然觉得很笨,这么好的方法竟然没有想到。 制造模具是不容易,但只要制作好了就可以多次使用,比每一次都手工雕刻容易多了。 浇筑一次成型的办法每天可以制造很多钱币,而手工雕刻估计一个月也制作不出来几个。 看来是自己老了!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