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天子祭祀,尤其是祭祀先祖,都有特地的时间,大汉一般在每年的八月祭高祖庙,仪式隆重、规模盛大。 除了八月份,也不是说其他时间不能祭祀,《礼记》曰:“天子诸侯宗庙之祭,春曰礿,夏曰禘,秋曰尝,冬曰烝。” 即,四时祭。 每个季节可以有大祭,逢节假日,或者国朝遇到大喜、大悲之事,天子也可以举行祭礼,以慰先祖。 皇帝此次昭告天下,祭祀宗庙的名号便是—— 定南越,告先祖! 祭祀每年都有,不管是天下人,还是朝堂百官都习以为常,皇帝想跟列祖列宗炫耀自己的功绩,炫呗。 大家该干嘛干嘛…… 流水潺潺,清波荡漾,昆明渠两旁的杨树已抽出绿芽,博望苑门前,两名衣着朴素的士子躬身下拜: “殿下,珍重!” “不必多礼,启程吧。” 刘据抬手虚扶,望着两人牵马离去,待上了官道,二人回身再拜一礼后,方才跨上马匹,扬鞭没入林间。 “不容易啊。”刘据感叹一声,转身折回博望苑内。 “殿下今日真诚相待,来日定有回响。”跟在身侧的苏武轻声道。 “呵呵——” 刘据笑了笑,希望如此吧。 纸张普及了许多年,博望苑也一直矗立在这儿,刘据当年撒下的种子,如今终于开出了沁人的花。 因纸张一物,刘据得罪过不少豪大家,可凡事有弊就有利,无数寒门子弟因此受惠,读得起书,学得起文。 其中有千分之一能感念刘据,他都受益无穷,近些年奔着‘一视同仁’的名声,来投博望苑的人不少。 杀猪屠狗之辈,有。 落魄穷书生,也有。 刘据言出必行,哪怕身份再低微,只要有一技之长,他都以礼相待。 如果还有远超常人之处,比如刘据刚刚举荐的那两位——穷且益坚,不坠青云之志。 这种人。 刘据除过礼遇,还会大力扶持! 有句俗话说得好,朝中无人莫做官,在察举、征辟制度占据主导的大汉,这句话被体现的淋漓尽致。 可一旦朝里有了人,做官就容易很多,太子没法直接安排官职,但太子有个任御史大夫、形同丞相的前太傅。 顺嘴提一句。 两个县令职位也就安排妥了。 “今日还有谁来?”刘据迈入纳贤馆时,回头问了一句。 他如今除了上朝听政,办水衡都尉的差,就属博望苑来的最勤,运气好了,十天半个月便能捡到一块‘金子’。 日复一日,虽然还比不上当年淮南王刘安的三千门客,但也能添一些奇人异士。 至少新收的护卫们个个膀大腰圆、凶神恶煞…… 不过。 来投的人里,靠武力的占少数,靠脑子的更多,其中又以儒家弟子最多,今天也不例外。 “殿下,太学那儿递了一份拜帖来,有三个儒生来自荐。”苏武补充道:“庄公已经考教过,确有实才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