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前殿。 坐落于龙首山山丘之上,整座宫殿群庄严、巍峨。 一般有重大礼节性的朝会,才会在此地召开,比如新皇登基、正旦大朝会等,今日万邦来朝,恰好也符合这个条件。 “召,博望侯张骞觐见~” 宦者令肃穆的嗓音在大殿内传响,随后殿外内侍层层高声传达。 人未至,乐先起。 厚重的礼乐声从大殿内传出,跨越高且长的台阶,传到正在仰望宏大殿宇的西域诸国使者耳中。 疏龙首以抗殿,状巍峨以岌嶪。 一路走、一路看,河西走廊中密集的烽燧、要塞,让他们见识到了大汉的军武之强盛。 入了长安城,又见到了大汉之繁华。 最后。 入了未央宫,站在了前殿下,他们方知何为撮尔小邦,何为巍巍大汉…… 萧何在督造未央宫时,将前殿修建的高大雄伟,无疑是刻意的,今天,它便发挥出了应有的作用。 依照礼节,诸国使臣一一拜过皇帝、见过满朝文武之后,震撼在脸上,复杂的情绪在心里。 如精绝等小国的使者,惊讶有之,忌惮有之! 匈奴人为了震慑西域诸国,曾给他们展示一望无际的控马之士,汉人虽然没有展示兵马、刀剑。 可不知为何。 走了一遭汉人的王宫后,他们依旧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震慑,平静,严肃,势不可挡…… 小国有小国的忧虑,大族有大族的喜悦。 乌孙人见识到汉朝的强盛后,还未出未央宫,便想面见汉人的王,做些私下的交流。 不过。 皇帝没有允准,只说让他们先体验大汉的风土人情,正事日后再谈,实则是想先摸摸底。 承明殿,内侍在旁帮助褪去厚重的冕服,皇帝则一边伸着手,一边听张骞的汇报。 “匈奴右部的大部分兵力退走后,西域诸国愈发松动,向我大汉示好的王国不在少数。” “臣擅自与几个国主定下了约定,以后可常派使者,互相来往。” 这时。 皇帝已经换好了常服,挥挥手,让殿内侍者退下,“你做得很好,没有什么擅自不擅自。” 刘彻在龙榻上坐定,示意张骞也坐,“匈奴右部北上单于庭,应该与争位有关。” “此事你之后去找大将军,与他详细说说。” 卫青如今负责处理匈奴分裂事宜,不管有没有可乘之机,刘彻都得让对方知情,有个谋划自然更好。 谈完西域大小势力,他话锋一转,问起最关心的事情,“乌孙人是何状况?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