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也正因为如此,专案组在侦办初期,也对他进行过摸排,想要看看他是否与李建国之间存在某种不为人知的联系。 然而,调查结果却显示,隋海龙与李建国的交集似乎并不深,至少在明面上,两人并没有任何直接的利益冲突或者私人恩怨。加上案发当晚,隋海龙有充分的不在场证明,能够证实,他在另一个城市参加一个重要的商业活动。所以,经过初步的排查之后,专案组不得不暂时将他从重点嫌疑对象的名单中移除。 “得知消息之后,今天我们立即传唤了隋海龙。”方大海继续说道,声音变得更加沉稳,“起初,这家伙还想装糊涂,声称自己对这件瓷盘一无所知。” “但当我们拿出贾老板的证词和购买记录时,他的脸色立刻变了。” 方大海在白板上又添了几个关键词,“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询问,隋海龙终于松口了。” “他承认,大约三年前,自己为了从李建国那里获取一条走私货物的渠道信息,他专门做了功课,了解到李建国平时喜欢收藏古董字画。于是投其所好,特意到江城'雅集轩'购买了这件嘉靖青花诗文盘送给李建国。” “根据隋海龙的供述,”方大海的手指在桌面上轻敲着,“他当时的计划很简单——通过这件'贵重'礼品打开李建国的心防,从而获得内部消息。” “李建国当时手里掌握着很多敏感信息,对于隋海龙这样的人来说,这些信息就是金钱。” “隋海龙声称,当时从贾老板处购买这只盘子只花了两万块,但对李建国谎称花了五万,以此显示诚意。”方大海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讽刺,“这个隋海龙倒是挺会算计,用两万块的成本,换来了几十万的利润空间。” “事后证明,他的投资确实是成功的。”方大海翻开手中的笔记本,“通过李建国提供的内部信息,隋海龙准确掌握了时间和重点区域,成功避开了风险,将那批走私货物——” “主要是高档电子产品和奢侈品——全部安全运进境内,并迅速出手,据他自己估算,这一单在当时,他净赚了至少八十万。” “按照江湖规矩,事后隋海龙还分给了李建国一部分利润,大概三十多万块的现金。”方大海停顿了一下,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同事,“这就形成了一个利益链条——隋海龙出钱出力,李建国提供信息,双方各取所需。” “但是,”方大海的声音突然提高了一个调门,“据隋海龙所说,此后两人便再无深入往来。他强调,那次合作之后,他就再也没有找过李建国,也没有通过其他渠道与李建国有任何业务接触。” 会议室里的气氛变得有些微妙,几位资深刑警交换着眼神。 一位年轻的刑警忍不住插话:“方队,如果按隋海龙所说,这盘子他买来才两万,就算骗李建国说值五万,那也不至于啊?” 第(2/3)页